案例一:辩论赛活动
新视野大学英语1的第六单元主题是“Trashman” ,这个话题非常接近实际生活,于是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堂辩论赛的口语作业,题目是“What do you think of “Trashman” ?” 对于辩论赛学生们很积极,其中12财务管理班的辩论赛很突出。他们分成正反两方,正方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尊重垃圾工本人及这个职业,必要时可以从事这个行业。反方的观点是这个职业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和技能,不喜欢这个行业。双方辩论激烈,甚至有大打出手的味道。在辩论过程中,主持人协调关系,维持辩论秩序。虽然学生们辩论的很好,甚至不是辩手的学生也加入了进来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气氛很好,但是,下课后我想,这节课学生们学到些什么呢?参加辩论的学生肯定是锻炼了辩论技能和胆量,没有参加的学生知识听众,也许只是练习了听力而已。可是,我让学生组织这次辩论赛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以下知识:
了解英语辩论赛的知识和术语。
锻炼英语辩论能力。
提高听说能力。
对垃圾工职业有客观正确的认识。
以上这些目的在课堂上似乎达到了,但是,我反思后没有达到,首先学生不了解英语辩论赛的知识和术语,更谈不上提高辩论能力。由于首次尝试这样的活动,有很多不足之处:
1. 没有让学生提前欣赏一段英文辩论赛的视频,学生只凭想象和经验去准备,因此,准备地不太充分。
2. 组织不周全,辩论过程有些混乱。在辩论中,有的学生用语粗俗,没有礼貌,违背了辩论的规则。
3. 没有给学生提供辩论赛有关术语,因此,他们用词有很多错误。
4. 我的小结有些简单,没有进行深入剖析,因此,总结能力是我当前最应该提升的能力。
通过听毛老师的课,我才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深刻认识到这节课中我没有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只是简单地布置任务,没有考试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关键是没有教给学生进行英语辩论的方法和相关知识,这是我最大的失误。
这次的辩论赛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但是,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进步,因此,以后会从学生角度出发,给学生更多的资料,更好地组织好类似的活动。
案例二:教孩子学唐诗
去年夏天我孩子一岁多时,为了逗她玩,我给她年唐诗《锄禾》。以前也给她念过,因为她不懂什么意思,只是呆呆地望着我。那天,我灵机一动,边念边做动作,她乐地咯咯笑。当我连续教她两三天后,每当我念“锄禾日当午时”,她就模仿我的动作,看来她知道了这个信号。现在她会说话了,依然记得这首诗的动作,还咿咿呀呀的念着。
这个事情让我联想到了毛老师讲的表演法,确实很好,能激发孩子的兴趣。看来,学习方法很重要,它可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
总之,听了毛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知道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懂得了很多教学理论知识,感谢您百忙之中来给我们上课!